您好,欢迎访问费雪(杭州)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24小时服务热线
13818883417

专业集萃  赋能研发 

Strictly control every link to ensure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开启探索之旅

——

产品中心 PRODUCT


抗禽流感病毒H5抗体;禽流感H7抗体;禽流感H9抗体
    发布时间: 2023-04-07 13:53    
抗禽流感病毒H5抗体;禽流感H7抗体;禽流感H9抗体

抗禽流感病毒H5抗体;禽流感H7抗体;禽流感H9抗体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具有高致病性和潜在威胁的病毒:

定义与分类

定义: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禽类,部分亚型也可感染猪、马、海豹和鲸等各种哺乳动物以及人类。它属于 RNA 病毒的正黏病毒科。

分类:根据病毒外膜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分为 18 个 H 亚型及 11 个 N 亚型。根据其对鸡的致病力的不同,可分为高致病性、中致病性及低 / 非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传播途径

禽类间传播:主要通过接触染疫家禽(野鸟)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垫料等在禽类间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候鸟的迁徙可将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污染的环境(如水源)等也可造成禽群的感染和发病。带有病毒的禽群和禽产品的流通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向人类传播: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人类通过密切接触受感染的禽类,或者是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等都有可能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以及食用未煮熟的禽肉和蛋等途径传播给人类。

对人类的危害

症状: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表现出的临床症状随感染病毒的亚型不同而异,从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感染后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咽痛、流涕等。H5N1 及 H7N9 禽流感病毒感染,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

易感人群:任何年龄都易感染,12 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老年人在感染 H7N9 禽流感病毒后症状较重,13 岁以下儿童、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及慢性病患者感染 H5N1、H5N8 亚型禽流感病毒后病情较重。

禽流感 H5 蛋白是禽流感病毒中的一种重要蛋白:

结构特点

禽流感 H5 蛋白属于血凝素(HA)蛋白的一种亚型。HA 蛋白是禽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由三个相同的亚基组成三聚体结构。每个亚基包括球状头部和茎部区域。

H5 蛋白的球状头部包含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的位点,决定了病毒的宿主范围和细胞嗜性;茎部区域则在病毒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主要功能

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H5 蛋白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如含有唾液酸的糖蛋白或糖脂。这种结合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第一步,决定了病毒能否进入细胞并引发感染。不同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分布和结构差异,部分决定了禽流感 H5 病毒对不同物种的感染能力。

促进病毒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H5 蛋白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构象变化,其茎部区域会插入宿主细胞膜,从而促进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使病毒基因组能够进入宿主细胞内,启动病毒的复制过程。

引发免疫反应:作为病毒表面的主要抗原蛋白,H5 蛋白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宿主的免疫系统会识别 H5 蛋白上的抗原表位,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以清除病毒。因此,H5 蛋白是禽流感疫苗研发的关键靶点之一。

禽流感病毒 H5 蛋白即血凝素(HA)蛋白的 H5 亚型,其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

H5 蛋白由三个相同的亚基组成三聚体结构。每个亚基包含球状头部和茎部区域。从结构上看,其包含多个 α 螺旋、β 折叠、β 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等二级结构元件,这些元件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球状头部含有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的位点,其结构较为复杂,由多个结构域组成,这些结构域的折叠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能够特异性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区域,决定了病毒的宿主范围和细胞嗜性。茎部区域则在病毒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它通常具有较为稳定的螺旋结构,能够在病毒进入细胞时发生构象变化,从而促进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

以 H5N1 禽流感病毒的 H5 蛋白为例,通过 X 射线晶体衍射等技术研究发现,其 HA 蛋白的三级结构具有典型的流感病毒血凝素特征。其分子整体呈现出一种类似蘑菇的形状,头部区域较为庞大且复杂,包含了多个抗原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而茎部则相对较为细长,起到连接头部和病毒膜的作用。同时,H5 蛋白上还存在一些糖基化位点,糖基化修饰也会对其三级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例如影响蛋白的稳定性、抗原性以及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等。


病毒特性

形态结构: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或丝状,直径约 80-120 纳米。其基因组由 8 个单链负股 RNA 片段组成,编码 11 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病毒的复制、转录、组装和致病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抗原性:根据禽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已发现 18 种 HA 亚型和 11 种 NA 亚型,它们可以组合成多种不同的禽流感病毒亚型。

传播途径

禽类之间的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途径传播。病禽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含有病毒的飞沫排到空气中,健康禽类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此外,禽类的粪便中也含有大量病毒,如果污染了水源、饲料等,也会导致病毒传播。

从禽类到人类的传播: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例如,在活禽市场宰杀、处理病禽,或者在禽流感疫情高发地区接触到受污染的土壤、水等,都有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

对禽类和人类的影响

对禽类的影响:禽流感病毒对禽类具有高度致病性,可引起禽类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的病变。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禽类通常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困难、产蛋量下降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禽类大量死亡,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人类的影响:大多数禽流感病毒亚型一般不会感染人类,但少数亚型如 H5N1、H7N9、H9N2 等可以跨物种传播给人类,引起人类感染禽流感。人类感染禽流感后,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普通流感症状,重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可用于免疫荧光,WB,ELISA,等科研项目

规格:1mg/瓶,纯度>95%

推荐使用浓度: 胶体金: 5微克/ml金液;

 ELISA: 1:2000-5000

WB及免疫组化,免疫荧光:1:50-1:500

标记二抗的使用浓度:国产1:100-1:500;进口1:1000-1:5000

纯化方式:亲和层析纯化

来源: balb/c小鼠

缓冲液:0.01PBS+保护剂

储存:-20℃,避免反复冻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