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费雪(杭州)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24小时服务热线
13818883417

专业集萃  赋能研发 

Strictly control every link to ensure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开启探索之旅

——

产品中心 PRODUCT


腺病毒抗原;AV-Ag
    发布时间: 2024-06-02 14:39    
腺病毒抗原;AV-Ag

腺病毒抗原;AV-Ag        

一、腺病毒概述

病毒分类:属于腺病毒科(Adenoviridae),为无包膜的双链 DNA 病毒,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结构,表面有突出的纤维蛋白(抗原成分之一)。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飞沫、气溶胶):引起咽结膜热、肺炎等。

消化道传播(粪 - 口途径):部分血清型可导致胃肠炎。

接触传播:通过眼结膜或污染物(如泳池水)传播,引起结膜炎。

感染特点:

可感染多种组织,导致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结膜炎、膀胱炎等,儿童(尤其是 5 岁以下)感染率较高。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器官移植受者)可能出现重症感染(如播散性腺病毒病)。

二、腺病毒抗原(AV-Ag)的组成与检测意义

1. 抗原成分

腺病毒抗原主要包括:

六邻体(Hexon):病毒衣壳的主要蛋白,具有型特异性,是血清学分型的重要依据。

五邻体(Penton):基底蛋白,与细胞受体结合,参与病毒感染。

纤维蛋白(Fiber):顶端突起蛋白,决定病毒的组织嗜性(如呼吸道或肠道),与血清型特异性相关。

2. 检测目的

通过检测临床样本中的腺病毒抗原,可快速判断是否为腺病毒感染,适用于:

临床早期诊断:尤其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的鉴别诊断。

疫情筛查:在托幼机构、军营等集体场所暴发疑似腺病毒疫情时,快速确认病原体。

三、腺病毒抗原检测方法

1. 常用技术

免疫荧光法(IFA):

原理: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与样本中的腺病毒抗原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

样本:呼吸道分泌物(咽拭子、鼻拭子)、粪便、眼结膜拭子、尿液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原理:利用抗原 - 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酶显色反应定性或定量检测抗原。

优点:操作简便,适合批量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试纸条):

原理类似诺如病毒抗原检测,快速(10~15 分钟出结果),适合床旁检测,但灵敏度低于荧光法或 PCR。

2. 结果解读

阳性:提示样本中存在腺病毒抗原,结合临床症状可辅助诊断。

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可能因样本采集时机不当或病毒载量低),需结合核酸检测(如 PCR)或血清学抗体检测确认。

四、临床应用与感染类型

1. 常见感染类型与检测样本

感染类型 常见血清型 典型症状 推荐检测样本

急性呼吸道感染 B、C、E 组 发热、咳嗽、咽炎、肺炎 咽拭子、鼻拭子

咽结膜热 3、7 型 发热、咽痛、结膜炎、颈部淋巴结肿大 咽拭子、眼结膜拭子

胃肠炎 40、41 型 腹泻、呕吐(儿童为主) 粪便

流行性角结膜炎 8、19、37 型 眼红、异物感、水样分泌物 眼结膜拭子

膀胱炎 / 尿道炎 11、21 型 尿痛、血尿 尿液

2. 鉴别诊断

与其他病毒的区分:

呼吸道感染需与流感病毒、新冠病毒、鼻病毒等鉴别;

胃肠炎需与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鉴别(可通过多联检试剂盒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抗原)。

与细菌感染的区分:

腺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无需抗生素;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需抗菌治疗,可通过血常规、C 反应蛋白(CRP)辅助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