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球菌抗原;NGH-Ag
淋球菌抗原(Neisseria gonorrhoeae Antigen,NGH-Ag)是淋病奈瑟菌(淋球菌)表面或体内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用于淋病的快速诊断、流行病学筛查及免疫研究。以下从抗原类型、检测应用、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说明:
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其抗原结构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脂寡糖(LOS)
外膜蛋白(OMPs)
OMPⅠ(Por 蛋白):分为 PorA 和 PorB 亚型,构成菌膜孔道,抗原性稳定,是疫苗研发的重要靶点。
OMPⅡ(Tbp 蛋白):与铁离子获取相关,抗原性可变,参与细菌黏附宿主细胞。
OMPⅢ(Rmp 蛋白):免疫原性弱,但可诱导产生非保护性抗体,可能干扰其他抗原的免疫应答。
菌毛蛋白(Pilin)
淋球菌抗原检测是淋病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临床标本(如尿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的现场筛查,常见方法包括:
原理:将淋球菌菌体抗原(含 LOS 和 OMPs)与待检标本混合,若存在抗体则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
试剂:市售淋球菌诊断血清(含抗 LOS 抗体)。
应用场景:用于疑似淋病患者标本的快速初筛,需结合镜检(革兰阴性双球菌)提高可靠性。
局限性:灵敏度约 70%~85%,特异度受标本污染(如其他奈瑟菌)影响较大。
检测对象:标本中的淋球菌抗原(如 LOS 或 OMPⅠ)。
操作流程:
将标本处理液滴加至检测卡加样孔,抗原随液体迁移。
若含淋球菌抗原,可与胶体金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抗 LOS 或抗 PorA)结合,在检测线形成肉眼可见条带。
优点:操作简便(15~20 分钟出结果)、无需仪器,适合基层医疗单位。
缺点:灵敏度低于核酸检测(约 80%~90%),对低载量感染易漏检。
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需对淋球菌抗原的制备、保存及使用进行严格质量控制:
阴阳性对照设置
阳性对照:已知浓度的淋球菌抗原标准品或阳性菌株裂解物。
阴性对照:无菌生理盐水或淋球菌阴性标本(如正常人尿道拭子提取物)。
每次检测需包含:
若阳性对照无反应或阴性对照出现假阳性,需排查抗原降解或试剂污染。
交叉反应控制
使用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如针对 PorA VR1 可变区的抗体),区分淋球菌与脑膜炎奈瑟菌。
联合检测菌毛抗原:淋球菌菌毛蛋白(Pilin)与脑膜炎奈瑟菌无交叉反应。
淋球菌与脑膜炎奈瑟菌(Nm)共享部分 OMP 抗原(如 Rmp 蛋白),可通过以下方法降低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