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抗原;RV-Ag
一、生殖系统相关病原体抗原
1. 人型支原体抗原(MH-Ag)
病原体特性: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如尿道炎、盆腔炎、宫颈炎等,孕期感染可能导致早产、胎膜早破等。
检测意义:
辅助诊断支原体性尿道炎、宫颈炎等泌尿生殖道炎症。
对不孕不育、反复流产患者排查感染因素。
检测方法:免疫层析法(试纸条)、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通过检测分泌物或尿液中的抗原成分快速筛查。
2. 生殖支原体抗原(MG-Ag)
病原体特性: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是性传播病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宫颈炎、盆腔炎等相关,可能增加 HIV 传播风险。
检测意义:
鉴别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与沙眼衣原体、淋球菌等区分)。
性传播疾病(STD)筛查,尤其对有高危性行为人群。
检测方法:核酸检测(如 PCR)更常用,但抗原检测可快速初筛,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3. 加德纳杆菌抗原(GV-Ag)
病原体特性:加德纳杆菌(Gardnerella vaginalis)是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导致阴道菌群失调,表现为白带增多、鱼腥臭味等。
检测意义:
辅助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结合 Amsel 标准、pH 值、线索细胞等)。
孕期筛查以降低早产、胎膜早破风险。
检测方法:免疫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抗原,操作简便,适合床边检测。
4. 阴道毛滴虫抗原(TV-Ag)
病原体特性: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是常见的性传播寄生虫,引起滴虫性阴道炎,表现为黄绿色泡沫状白带、外阴瘙痒等。
检测意义:
明确滴虫性阴道炎的诊断(替代传统湿片镜检,提高灵敏度)。
性伴侣同步筛查,避免交叉感染。
检测方法:免疫层析法或 ELISA 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滴虫抗原,比显微镜检查更敏感。
二、肠道病毒抗原
1. 诺如病毒 1 型 / 2 型抗原(Norovirus G1/G2-Ag)
病原体特性:诺如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分为多个基因型,G1 和 G2 型是感染人类的主要类型,通过粪 - 口传播,易在学校、医院等场所暴发。
检测意义:
快速诊断诺如病毒感染,区分其他病毒性胃肠炎(如轮状病毒)。
疫情监测和防控,指导隔离和消毒措施。
检测方法:免疫层析法检测粪便中的病毒抗原,适合大规模筛查,但灵敏度低于核酸检测(RT-PCR)。
2. 轮状病毒抗原(RV-Ag)
病原体特性:轮状病毒是婴幼儿重症腹泻的主要原因,主要通过粪 - 口传播,感染后可引起呕吐、水样便、发热等症状。
检测意义:
诊断婴幼儿秋季腹泻,区分细菌感染(如细菌性痢疾)。
指导临床治疗(如补液、抗病毒),避免滥用抗生素。
检测方法:免疫法检测粪便中的病毒抗原,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和急诊快速筛查。
三、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要点
优势:
快速:多数检测可在 15-30 分钟内出结果,适合急诊和基层医疗。
简便:无需复杂设备,部分可床边操作(如试纸条)。
局限性:
灵敏度可能低于核酸检测(尤其是病原体载量低时)。
无法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抗原阳性提示当前感染,抗体检测需结合病程)。
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规范(如分泌物需取病灶部位,粪便避免污染)。
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如尿常规、血常规、病原体培养等)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