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费雪(杭州)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24小时服务热线
13818883417

专业集萃  赋能研发 

Strictly control every link to ensure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开启探索之旅

——

产品中心 PRODUCT


阴道毛滴虫抗原;TV-Ag
    发布时间: 2024-06-07 23:01    
阴道毛滴虫抗原;TV-Ag

阴道毛滴虫抗原(TV-Ag)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TV)是一种寄生在人类泌尿生殖道的单细胞鞭毛虫,可引起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iasis),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 1.56 亿。其抗原(TV-Ag)复杂多样,参与黏附、免疫逃逸及致病过程。以下从抗原分类、特性、应用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说明:

一、阴道毛滴虫抗原的分类与结构

1. 表面膜蛋白抗原

  • 黏附相关蛋白

    • 家族成员包括 CP1、CP2 等,酶活性中心含保守半胱氨酸残基,可降解宿主细胞外基质(如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破坏黏膜屏障,并暴露黏附受体。

    • CP30(30 kDa)是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可诱导宿主产生 IgG 和 IgA 抗体,但酶活性可能抵消抗体的中和作用。

    • 分子量约 65 kDa,通过结合宿主血红蛋白释放的铁离子调控滴虫代谢,同时作为黏附素识别阴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HS)和整合素 α5β1,介导定植。

    • 铁调蛋白(Iron-Regulated Protein,IRP)

    • 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CPs)

  • 免疫原性蛋白

    • 由多基因家族编码,通过抗原变异逃避宿主免疫识别,导致慢性感染和反复定植。

    • 高度保守的跨膜蛋白,免疫原性强,可诱导 Th1 型细胞免疫应答(IFN-γ 分泌增加),是疫苗开发的核心靶点之一。

    • 表面抗原 2(TAgs2)

    • 表面变异抗原(Variant Surface Antigen,VSA)

2. 分泌型抗原(毒力因子)

  • 半胱氨酸蛋白酶(CPs)

    • 除上述黏附功能外,CPs 可降解 IgG、补体成分(如 C3b)及趋化因子(如 IL-8),抑制宿主免疫应答。

    • CP14(14 kDa)可直接损伤宿主红细胞,引起阴道分泌物血性或泡沫状改变。

  • 活性氧(ROS)相关酶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清除宿主免疫细胞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₂⁻),抵抗氧化杀伤。

    • 过氧化物酶(Px):降解过氧化氢(H₂O₂),保护滴虫免受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攻击。

3. 代谢相关抗原

  • 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PFOR)

    • 参与滴虫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和 ATP,其抗原表位可诱导特异性抗体,但免疫保护机制尚不明确。

  • 铁硫蛋白(Fe-S Protein)

    • 作为电子传递链关键组分,与滴虫对铁依赖的生存策略相关,抗原性较弱但保守性高。

二、阴道毛滴虫抗原的特性与功能

1. 免疫原性与免疫逃逸

  • 免疫原性

    • TAgs2 和 CP30 可诱导显著的体液免疫应答,但滴虫感染常伴随局部免疫抑制(如阴道分泌物中 IL-10 升高、T 细胞功能耗竭),导致抗体和细胞免疫保护不足。

  • 免疫逃逸机制

    • 抗原变异:VSA 通过基因重组或转录调控高频变异,避免抗体持续识别(类似非洲锥虫的 VSG 抗原变异)。

    • 补体抑制:表面蛋白吸附宿主补体调节因子(如衰变加速因子 DAF),抑制膜攻击复合物(MAC)形成。

    • 免疫抑制分子分泌:释放前列腺素 E₂(PGE₂)抑制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抗原呈递。

2. 致病相关性

  • 黏附与定植

    • IRP 通过 “双受体结合” 模式(铁离子 + 宿主受体)锚定阴道上皮细胞,CPs 降解细胞间连接蛋白(如 E - 钙黏蛋白),促进滴虫侵入黏膜下层。

  • 炎症与组织损伤

    • 表面脂肽(LPP)激活 TLR2/4 受体,诱导 IL-6、TNF-α 等促炎因子释放,引发阴道黏膜充血、水肿。

    • CPs 直接溶解宿主细胞,导致上皮脱落,增加 HIV、HPV 等性传播病原体的感染风险(黏膜屏障破坏)。

3. 诊断与疫苗靶点

  • 血清学诊断抗原

    • 重组 CP30 或 TAgs2 蛋白用于 ELISA 检测抗体,但需注意与其他原虫(如蓝氏贾第鞭毛虫)的交叉反应。

  • 疫苗候选抗原

    • 多表位疫苗:串联 TAgs2 保守区、CP30 催化结构域及 VSA 共同表位,覆盖主要流行株。

    • DNA 疫苗:编码 TAgs2 的质粒 DNA 联合电穿孔递送,在小鼠模型中可诱导黏膜 IgA 和系统性细胞免疫。

三、阴道毛滴虫抗原的应用场景

1. 实验室诊断

  • 传统诊断方法

    • 免疫层析法(ICA):使用抗 CP30 单克隆抗体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 TV-Ag,灵敏度约 75-85%,10 分钟内出结果,适用于床旁检测(POCT)。

    •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TAgs2 抗原,特异性高于 microscopy,适合大规模筛查。

    • 湿片显微镜检:直接观察滴虫运动,但灵敏度仅 50-60%,漏诊率高。

    • 抗原检测

  • 分子与抗原联合检测

    • PCR 扩增滴虫特异性18S rRNA基因联合抗原检测,提高无症状携带者(滴虫载量低)的检出率。

2. 疫苗研发进展

  • 亚单位疫苗

    • TAgs2 重组蛋白联合铝佐剂在恒河猴模型中可减少阴道定植负荷,但对免疫缺陷宿主(如 HIV 感染者)保护效力下降。

  • 活载体疫苗

    • 减毒沙门氏菌携带 TAgs2 基因,口服后诱导系统性和黏膜免疫,适用于男女泌尿生殖道交叉保护。

3. 免疫治疗探索

  • 单克隆抗体靶向 IRP 阻断黏附,联合甲硝唑治疗可缩短清除时间,减少复发(临床前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