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费雪(杭州)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24小时服务热线
13818883417

专业集萃  赋能研发 

Strictly control every link to ensure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开启探索之旅

——

产品中心 PRODUCT


抗猫泛白细胞减少症(RLN)单克隆抗体
    发布时间: 2024-06-06 21:41    
抗猫泛白细胞减少症(RLN)单克隆抗体


抗猫泛白细胞减少症(RLN)单克隆抗体;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抗体;猫RLN抗体;猫细胞减少症抗体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又称猫瘟,是一种对猫科动物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的疾病。

病原学

病毒特性: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无囊膜,直径约 20 - 25 纳米,其基因组为单股线状 DNA。该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对氯仿等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对高温、甲醛等较为敏感。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主要感染猫科动物,包括家猫、野猫、狮、虎、豹等。其中,幼猫的易感性最高,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幼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病猫的粪便、尿液、呕吐物、唾液等含有大量病毒,健康猫接触后可经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此外,怀孕母猫感染后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多见于幼猫,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急性型:病猫精神沉郁,厌食,体温升高至 40℃左右,持续 2 - 3 天后下降至正常,随后体温又再次升高,呈双相热型。同时伴有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或黄绿色液体,腹泻初期粪便为糊状,后转为水样,严重时粪便带血,具有特殊的腥臭味。病猫还会出现脱水、体重减轻、黏膜苍白等症状,白细胞数显著减少,可降至正常水平的 1/10 甚至更低。

亚急性型:症状相对较轻,病程较长,病猫可能有轻度的呕吐、腹泻,体温轻度升高或无明显发热,精神和食欲稍差,白细胞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初判:根据病猫出现的精神沉郁、呕吐、腹泻、发热、白细胞减少等典型症状,可初步怀疑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实验室诊断:常用的方法有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显著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明显;病毒抗原检测,如使用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粪便中的病毒抗原,操作简便、快速,结果较为准确;此外,还可通过病毒分离培养、PCR 检测等方法进行确诊,但这些方法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

病毒颗粒结构


形态:FPV 属于细小病毒科,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无囊膜,直径约为 20 - 26nm。

组成:病毒颗粒由单链 DNA 基因组和衣壳蛋白组成。衣壳蛋白包括 VP1、VP2 和 VP3 三种结构蛋白,其中 VP2 是主要的结构蛋白,构成病毒衣壳的大部分,在病毒感染和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抗原性

免疫原性:FPV 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体感染 FPV 后,会产生针对病毒衣壳蛋白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中和病毒,阻止病毒感染细胞,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抗原变异:FPV 的抗原性相对稳定,但在自然流行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变异。不过,与其他一些病毒相比,其变异速度较慢,不同毒株之间的抗原相关性较高,因此现有疫苗对大多数流行毒株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基因组特征

基因结构:FPV 的基因组为单链 DNA,长度约为 5kb,包含两个主要的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编码非结构蛋白(NS1 和 NS2)和结构蛋白(VP1、VP2 和 VP3)。NS1 蛋白在病毒复制和转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结构蛋白则构成病毒的外壳,决定病毒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基因序列稳定性:FPV 的基因组序列相对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病毒在不同宿主个体间传播或在免疫压力下,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会影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毒力、抗原性等,但通常不会导致病毒的抗原性发生根本性改变。


抗体类型

通常为 IgG、IgM 等免疫球蛋白类型。其中,IgM 是机体感染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后最早产生的抗体,可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IgG 则是在感染后期及免疫接种后产生的主要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较长的半衰期,能提供持久的免疫保护。

特异性

对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具有高度特异性,只针对 FPV 的特定抗原表位发生结合反应,与其他猫病原体或正常组织抗原无交叉反应。这确保了在检测或治疗应用中,能够准确地识别和作用于 FPV,避免出现误诊或对其他正常细胞和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亲和力:抗体与 FPV 抗原的亲和力较高,亲和力常数一般在 10⁻⁸ - 10⁻¹² mol/L 范围。高亲和力使得抗体能够紧密结合病毒抗原,即使在病毒量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有效中和病毒,阻止其感染宿主细胞,从而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效价

含义:反映抗体在血清或其他样本中的浓度和活性。效价越高,表明抗体含量越多、活性越强。

检测方法及结果:通过血凝抑制试验(HI)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一般来说,经疫苗免疫后的猫,其血清中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抗体的 HI 效价达到 1:8 或更高时,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力;若 HI 效价低于 1:4,则可能需要加强免疫。


半衰期

IgG 抗体:在猫体内的半衰期相对较长,通常为 2 - 3 周左右。这意味着一次免疫接种后,产生的 IgG 抗体能够在体内维持一定水平的免疫保护作用达数周时间,为猫提供持续的防御能力。

IgM 抗体:半衰期较短,一般为 1 - 2 天。这与 IgM 主要在感染早期快速产生并发挥作用的特点相适应,随着感染的进展,IgM 水平会逐渐下降,而 IgG 水平则逐渐上升并成为主要的保护性抗体。

亚 型:IgG

来源:BALB/C小鼠

蛋白纯度:> 95%  by SDS-PAGE.

纯化方法(Purification):亲和层析纯化 

缓冲液:0.01PBS+保护剂

规格:0.5mg,1mg,

推荐使用浓度: 胶体金: 5微克/ml金液;

【工作效价】 

ELISA法:1:500~5000

免疫印迹:1:200~5000。

免疫组化:1:20~500。

标记二抗的使用浓度:国产1:100-1:500;进口1:1000-1:5000

具体效价以产品标签为准,使用条件需根据所检测样本的抗原及一抗效价优化而定。

【常见问题】

1. 包被抗体或抗原不适,易产生阳性值较小,或产生变异,即跳管现象。

2. 用抗血清不纯化,或纯化程度太低的抗体包被,则阳性值较小,或没有阳性梯度。

3. 封闭不好或标记物过浓可产生对照值较高。

【保存条件】-20℃保存,保持期为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