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支原体抗原;MG-Ag
生殖支原体抗原(MG-Ag) 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念
病原体背景:
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简称 MG)是一种寄生于人类泌尿生殖道的支原体,属于柔膜体纲支原体科。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宫颈炎、盆腔炎等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与不孕、输卵管性不孕、早产等生殖健康问题相关,且可能增加 HIV 等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风险。
抗原(MG-Ag)定义:
生殖支原体抗原指其表面膜蛋白、结构成分或代谢产物,可引发宿主免疫反应或用于实验室诊断。
特点:MG 基因组小(约 580 kb),抗原种类较少,但关键膜蛋白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和变异性。
二、生殖支原体抗原的主要类型
(一)表面膜蛋白抗原
多态性膜蛋白(Polymorphic Membrane Proteins, PMPs)
如 PMPA、PMPB、PMPC 等,是 MG 最主要的表面抗原,具有高度序列变异性(抗原漂移),可帮助病原体逃避免疫清除。
临床意义:
PMPs 是宿主免疫应答的主要靶点,诱导产生 IgM 和 IgG 抗体,但抗体保护作用有限(因抗原变异)。
部分 PMPs(如 PMPD)与宿主细胞黏附相关,是 MG 致病性的关键因子。
MgPa 黏附蛋白
**MgPa(MG 黏附蛋白)** 是 MG 特有的大型膜蛋白(约 140 kDa),介导支原体与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的黏附,是感染起始的关键步骤。
作用机制:通过其受体结合结构域(RBD)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结合,触发感染。
(二)其他结构抗原
热休克蛋白(HSPs):如 HSP60,参与支原体应激反应,可引发宿主炎症反应(如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脂肽(Lipopeptides):细胞膜成分,通过激活宿主 TLR2/6 受体诱导炎症,与感染部位的黏膜损伤相关。
三、检测方法与临床应用
(一)抗原检测方法
免疫荧光法(IFA)
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针对 MgPa 或 PMPs)直接检测临床标本(如尿道拭子、宫颈拭子)中的 MG-Ag。
优点:特异性高(可区分 MG 与其他支原体),适用于实验室研究或特殊临床需求。
局限性:敏感性较低(约 50-70%),依赖标本质量和操作技术,且需荧光显微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血清或分泌物中的 MG-Ag(如重组 PMPs 或 MgPa 抗原),或间接检测抗 MG 抗体。
应用场景:
血清学筛查(如流行病学调查),但抗体检测无法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
分泌物抗原检测因敏感性不足,临床较少使用,更推荐核酸检测。
(二)与核酸检测的对比
检测方法 优点 缺点
抗原检测 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敏感性低(尤其低载量感染时)、需已知抗原表位
核酸检测(PCR) 高敏感性(检测 16S rRNA 或 mgpB 基因)、可定量 需专业实验室、成本较高、无法区分死菌 / 活菌
临床首选:目前 MG 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以 核酸扩增技术(NAATs,如 PCR、TMA) 为主,抗原检测仅作为补充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