吖啶橙-BSA(OVA)偶联抗原
英文名称:
规格:1mg
该抗原可应用于ELISA、胶体金、免疫亲和柱层析等免疫检测。
蛋白载体:牛血清白蛋白/卵清白蛋白/匙孔血蓝蛋白BSA/OVA/KLH
物理性状:液体,避免反复冻融
来 源:Balb/c 小鼠
ELISA效价:0.005M PBS 体系下1:500-1000
免疫层析效价: 1:40以上,偶联比大于1:60
蛋白浓度:5.0 mg/ml
缓冲液:0.01M PBS PH7.4无防腐剂
储存条件:-20℃以下
吖啶橙单克隆抗体;吖啶橙抗体;溶剂橙15抗体
化学名称为3,6-二(二甲基胺)吖啶、溶剂橙15,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7H19N3。
吖啶橙单克隆抗体概述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AO) 是一种荧光染料,常用于细胞生物学(如 DNA/RNA 染色)、病毒检测及环境污染物监测。吖啶橙单克隆抗体则是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制备的,能特异性识别吖啶橙分子的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免疫检测、污染物追踪等领域。
一、吖啶橙单克隆抗体制备要点
1. 抗原设计与免疫原制备
半抗原特性:吖啶橙为小分子(分子量约 265 Da),需与载体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 BSA、钥孔血蓝蛋白 KLH)偶联形成免疫原。
偶联策略:通过吖啶橙分子中的氨基(-NH₂)与载体蛋白的羧基(-COOH)或醛基通过化学交联剂(如wu二醛)偶联,确保抗原表位暴露。
2. 杂交瘤细胞筛选与抗体鉴定
动物免疫:常用 Balb/c 小鼠,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原,刺激 B 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细胞融合: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如 SP2/0 细胞)融合后,利用 HAT 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
特异性检测:通过间接 ELISA 筛选能识别吖啶橙的阳性克隆,要求抗体与结构类似物(如吖啶黄、罗丹明类染料)的交叉反应率低于 5%。
二、主要应用领域
1. 环境污染物检测
水体与土壤监测:
用于检测工业废水中吖啶橙的残留(如印染、制药行业排放),结合 ELISA 或免疫层析技术实现现场快速筛查。
生态风险评估:通过抗体追踪吖啶橙在生物体内的富集(如鱼类、植物),评估其生态毒性。
2. 生物医学研究
病毒与病原体检测:
吖啶橙可与病毒核酸结合,抗体可用于开发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如禽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法)。
细胞标记与分选:
偶联荧光素(如 FITC、Alexa Fluor)的抗体可用于流式细胞术,区分吖啶橙染色的活细胞与死细胞。
3. 食品安全与兽药残留
部分兽药(如某些驱虫药)可能含有吖啶类衍生物,抗体可用于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相关残留,避免荧光污染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三、技术优势与挑战
1. 优势
高灵敏度:检测限可达 ng/mL 级别,优于传统的荧光分光光度法。
操作简便:免疫层析试纸条可在 10-15 分钟内完成检测,适合基层实验室或现场快速筛查。
高通量潜力:ELISA 方法可同时处理数十至数百份样本,适合大规模环境监测或流行病学调查。
2. 挑战
交叉反应控制:吖啶类化合物结构相似性高,需通过抗体工程(如 CDR 区突变)降低与吖啶黄、吖啶橙代谢产物的交叉反应。
荧光干扰问题:吖啶橙自身具有荧光,需优化检测方法(如竞争法 ELISA)以消除背景信号。
稳定性优化:抗体在酸性或高温环境下易失活,需通过冻干技术或添加保护剂(如海藻糖)提升保存稳定性。
四、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1. 现有技术成果
已有研究报道吖啶橙单克隆抗体用于饮用水中荧光染料污染检测,检测限达 0.1 μg/L,满足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
在肿瘤研究中,抗体与吖啶橙联合使用,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区分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核酸状态。
2. 未来趋势
纳米技术结合:开发基于金纳米颗粒的免疫层析试纸条,通过颜色信号放大提升灵敏度。
抗体 - 酶偶联系统:将抗体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偶联,结合化学发光检测,实现超微量吖啶橙的定量(检测限低至 pg/mL)。
环境微生物组应用:利用抗体标记含吖啶橙抗性基因的微生物,研究其在污染环境中的传播规律。
五、使用注意事项
样本前处理:
生物样本(如血清、组织匀浆)需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如乙jing)去除蛋白干扰。
环境水样需调节 pH 至中性,并通过 0.45 μm 滤膜过滤以去除颗粒杂质。
质量控制:
每次检测需设置阴性 / 阳性对照、标准曲线,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长期保存的抗体需定期进行效价测定(如间接 ELISA),效价低于 1:10⁴时建议更换。